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大森整教授莅校作学术报告
供稿人:  时间:2010-01-01  次数:


       

   12月30日上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大森整教授莅临我校,并在综合楼圆形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以“ELID镜面磨削技术及装备”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王全才主持。
   报告会上,大森整教授首先向在座师生介绍了超精密加工中的最新技术:在线电解修整磨削 (ELID: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他说: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是利用非线性电解修整作用和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表层氧化物绝缘层对电解抑制作用的动态平衡,对砂轮进行连续修锐修整,使砂轮磨粒获得恒定的突出量,从而实现稳定、可控、最佳的磨削过程,它适用于硬脆材料进行超精密镜面磨削。同时,指出在线电解修整磨削磨削后的工件,虽然能获得较好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但会产生亚表面损伤及微裂纹,这些缺陷必须在后续工艺中利用游离磨粒进行光整加工处理。近年来发展的磁流变光整加工技术(MRF)是一种能降低工件表面微损伤、凹痕或刮伤的确定性光学零件加工方法。接着,他分析了在线电解修整(ELID)磨削和磁流变光整加工(MRF)的加工原理与特点,例举了CVD-SiC实验加工。将在线电解修整磨削和磁流变光整加工工艺相结合,对单晶硅反射镜进行纳米级精度的加工实验,其中ELID镜面磨削实验在一台立式超精密的四轴磨床上进行,MRF加工系统采用了美国QED公司的Q22型机床。利用该组合工艺,对硅反射镜进行了系列的加工实验,高效率地得到了低于1 nm RMS的表面粗糙度和69 nmP-V形状精度的工件表面。最后,大森整教授指出:磁流变光整加工 (MRF)前应该使工件表面具有较好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而利用ELID磨削则能高效且较为理想地实现这些要求。两种超精密加工的组合加工方法为硅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元件的低成本高效加工制造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大的实用价值,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报告会期间,大森整教授还向师生展示了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并就师生现场提出的问题,做了热情、耐心、细致地解答。
   大森整,日本琦玉工业大学教授,担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大森素型材工学研究室主任,ELID镜面磨削技术发明人,国际先进制造学术界权威。主要研究领域:在线电解修整砂轮镜面磨削,超精密加工,超微细加工,微纳制造技术等。

 


       
       

最近更新
关于钱辉教授一行2...[09/29]
化工学院12位学者...[09/29]
关于参加第六届联...[09/29]
数信学院教师朱盛...[09/15]
南非林波波省代表...[09/15]
爱尔兰驻华大使馆...[09/11]
测绘学院赴澳开展...[09/06]
关于招募学生参加2...[09/04]
关于组织申报 2026...[09/04]
我校成功举办2025...[08/21]
材料加工系教师与...[08/20]
资环学院张立军教...[08/06]
金双根教授在国际...[08/02]
金双根团队在国际...[07/26]
7月25日:美国圣母...[07/23]
学校2025年公派出...[07/14]
河南省国际中文教...[07/12]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E...[07/04]
新加坡工艺教育局...[07/04]
爱尔兰都柏林理工...[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