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德国科学工程院院士布莱恩霍·斯菲尔德一行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供稿人:  时间:2018-02-08  次数:

 

        1月24日,应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资环学院邀请,德国科学工程院院士布莱恩·霍斯菲尔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金川、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韩双彪莅校开展学术交流,并在二号实验楼3D会议室先后作了题为《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陆相页岩油气生成与相态预测》《页岩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术报告。相关教师、研究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资环学院院长齐永安主持。
        布莱恩·霍斯菲尔德,德国科学工程院院士、德国地学中心高级科学顾问、柏林工业大学终身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油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MSSV技术发明人。曾任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执行委员会主席、欧洲页岩气项目首席科学家、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用数超千次。
        张金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导,中国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主要的引进者和践行者。曾任第376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页岩气国际学术研讨会执行主席、全国页岩气有利选区和资源评价项目技术首席、多省份页岩气勘查评价技术首席。
        韩双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相关研究工作,承担的项目包括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多篇。
        报告会上,张金川首先阐述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状,指出页岩气含气量准确测量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意义,并针对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韩双彪以鄂尔多斯延长组为例,从生烃动力学和油气相态演化角度介绍了延长组页岩油气生成模拟、含油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延长组页岩油气相态的预测。布莱恩·霍斯菲尔德介绍了全球范围内页岩油气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结合博耐特页岩等实例对不同类型页岩气藏特征及资源前景进行了全面讲解。最后,三位专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详尽的解答了相关的提问,并鼓励师生们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了我校师生页岩气国际化视野,对加强学术间的交流、提高师生科研水平、加快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环学院 孙长彦

本文转自校园网

 

 

 




最近更新
关于王前进、张艳...[10/27]
第三届网络、通信...[10/22]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10/20]
学校举办海峡两岸...[10/20]
奋力推进“双一流...[10/16]
西班牙阿尔卡拉大...[10/15]
西班牙阿尔卡拉大...[10/15]
老挝技术与通信部...[10/15]
关于组织开展语合...[10/14]
关于招募学生2026...[10/14]
化工学院12位学者...[09/29]
关于参加第六届联...[09/29]
数信学院教师朱盛...[09/15]
南非林波波省代表...[09/15]
爱尔兰驻华大使馆...[09/11]
测绘学院赴澳开展...[09/06]
关于招募学生参加2...[09/04]
关于组织申报 2026...[09/04]
我校成功举办2025...[08/21]
材料加工系教师与...[08/20]